Media Review

GK was featured in the SinChew Daily Sunday Special 20.11.2011
星洲周报美食篇: 慢食有机料理 。享受乐活餐宴
文/摄影:李秀华

慢食有机料理
享受乐活餐宴
文/摄影:李秀华
星洲周报美食篇

這是一頓別開生面的有機料理。

我喜歡有機菜園園主Mr Gan不張揚的個性,他靜待有緣人來叩門,因為那些會主動上門來了解有機是何物的人,不會對踏實的農耕懷抱奢華的想像。他鮮少面對媒體,對樣子不曝光也有一些堅持,因為過份的宣傳,會破壞菜園的生態。他開設有機菜園,是為了要過有機生活,所以,他儘量保持低調,僅敞開一小扇門,和有緣人分享有機,也灌輸正確的有機理念。

這個名為GK Organic Farm的菜園,已經營了17年。17年前,這裡是一片荒地。1987年,地主想把這片地改造成果園,後來無法實踐,於是棄置一旁7年。當時,從事販賣農藥的他發現人的身體越來越多病,需要健康的食物,於是和大學的博士提起。正巧,那時他一個朋友在園丘進行無農藥農耕的小型研究,他和博士一同參觀後深感興趣,於是,博士將他帶到現今這有山有水的有機菜園地段。

我更喜歡個性同樣低調的廚師,默默在廚房用心料理食物的態度。這裡沒有食譜也沒有固定的菜單,美食甚至沒有特別取個漂亮的名字。菜園有甚麼收成,廚師靈機一動,就烹出好味道來。廚師本是海上渡輪的廚子,因一次到這裡做義工,此後賴著不走,堅持留下來做有機料理,我才有機會嚐到精緻的,與眾不同食物。

來這裡的人,不光是付錢吃有機餐的。抵達菜園後,先品嘗香甜爽口的有機水果,呷了一小杯混合香茅、桑葉等的香草茶,便戴上草帽,跟著園主赤腳繞菜園學種植、體驗採收、了解酵素製作後,正是填五臟廟的時間了。

餐桌上備有有機甘蔗水、有机酵素飲料、鹼性冷飲。我喜歡那甘蔗釋放出來的糖分是如此的得體,沒有過度的甜膩,還有陣陣甘蔗香。

先端上桌的,是一盤覆蓋在蕃薯上的馬豆泥,上面再添加洋蔥末和刺芫荽,簡單的食材,卻作出小巧可愛的可口前菜。我特喜歡刺芫荽,葉子週邊似長了刺,故取名之,它也叫日本芫荽或野芫荽,味道雖與芫荽不相伯仲,卻比較清雅。

接著是清甜的南瓜湯。原料可自由搭配,廚師當天用的是包菜、紅蘿蔔搭配南瓜以小火炒至半透明後,置入攪拌機後,加高湯攪拌成濃湯。另一道散發淡淡的乳酪味的蔬菜白糊酱配上香烤老面面包,包菜也是湯中物。白醬的做法是包菜與麵粉加油炒香後,加水煮至濃稠,放入攪拌機加鹽攪拌;接著,將馬鈴薯、蔗花、小玉蜀黍蒸熟剁碎,混入白醬後,添加有機芝士放到烤炉

植物界的“紅寶石”--洛神,與其碧綠的葉子也成為桌上菜。洛神果葉裹小小米,在黑白芝麻的香氣下,口感微微黏糯的小小米和爽口洛神花葉,在口感上頗有驚喜。廚師對洛神果的運用是那麼的巧妙,用鹽醃透的花碎撒在拌成莎拉的茄子、小蕃薯、瓜子上,依然奪目。吃進一口,口腔里都溢滿意大利黑醋Balsamico混合了橄欖油、薑末和蒜末的味道。而烤過的洛神也可作為調味,撒在淋了自製蔗糖的烤蕃薯上。

絕大部分的食材都是自製的,如印尼的傳統發酵食品天貝(tempeh),是將黃豆或黑豆去皮煮熟後接種真菌發酵24小時而成。製作時不可說話,以免沾上唾液,此外,還要保持輕鬆的好心情,否則,天貝會壞去。

天貝可以切成四方塊拿去烤後,然後與黃瓜和小番茄串在一起,蘸又鹹又辣的炒椰絲一起吃。廚師也將切碎後的天貝拿去烤,然後撒在用椰絲來一起凉拌的豆苗、豆芽和蕃薯葉上。

廚師似乎也特別擅長調配醬料。雜莎拉的芝麻豆腐醬,未到清香口感濃郁,這盤莎拉的食材非常豐富,如包菜、紅鳳菜、洛神葉、木瓜絲、生菜、摩羅葉、瓜子、葡萄乾、脆麵包丁、貓須草花、玫瑰花瓣等,視覺和味道都是非常棒的。

至於羅惹(Rojak)那紅色的醬料則是甜菜根、味噌、蔗糖和小辣椒的配搭,伴以帝皇烏藍(Ulam Raja)、番石榴、小黃瓜、芝麻、花生碎一起吃,味道極有層次。至於手工面的醬料,則是用烤過的南瓜、味噌、南瓜子攪拌成的,與麵條拌勻和著豆芽吃,口感爽脆,鹹香得宜。而拌羊角豆的黑芝麻醬搭配豆腐丁,清淡卻不失滋味。

最後一道甜品无糖无蛋的香蕉核桃蛋糕,為這頓豐富的有機饗宴劃上完美的句點。這一頓豐富的有機料理饗宴,我吃得特別有滋味!

Notes from GK: 

感谢李秀华用心报道。
全文请翻阅星洲周报快乐星期天,2011年11月20日(星期日)26/27页。